亚洲欧洲国产十,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又长又硬又粗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视频18,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99视频99,国产又粗又硬又大爽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讓中國文化真正“走出去”
來源:人民政協(xié)報 | 徐里  2018年03月12日07:10

今年兩會,我就“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提交了一件題為《成立國家文化戰(zhàn)略智庫建設文化強國》的提案,建議“成立一個國家文化戰(zhàn)略智庫,相關的政府機構、文化機構、專家學者都加入進來,對中國文化的軟實力、話語權、核心價值觀,對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給方案、定措施、出路徑、列時間表。為中國文化走出去做一個整體規(guī)劃,做一個10年、20年、50年的規(guī)劃”。

在對外文化交流方面,我深有體會。十八大以來,國家日益強大,經(jīng)濟、政治等各方面成就得到世界高度關注,包括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戰(zhàn)略思想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但由于各種原因,西方世界對我國文化了解、認識不多,甚至有一定的排斥,如何在世界范圍內樹立起與中國實力相匹配的文化大國與文化強國形象,我認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中國文化軟實力、話語權、核心價值觀,對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等問題有一個頂層設計。

文化大國與文化強國形象的樹立,需要有一個被認知、被接受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拿什么作品出去、如何拿出去、通過多長時間做這件事……值得我們好好斟酌與考慮。近年來,我國在全世界設立的孔子學院、文化中心等文化機構,常年不斷地通過各種方式傳播著中國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尚未達到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預期效果和影響,就是缺乏頂層設計,沒有形成合力。各說各的、各做各的,有的部門在對外文化推廣上有優(yōu)勢,但缺乏精品力作;有的部門不乏精品力作,但不具備對外宣傳能力。隨著我國物質文明達到一定程度,有很多個人、個體走出國門舉辦海外展覽,但質量水平良莠不齊。等等。這些雖然花費了諸多人力、物力與財力,卻達不到預期效果,甚至有可能在世界范圍內誤解我國文化發(fā)展所達到的真正高度。

從美國等西方國家通過好萊塢電影等各種形式,包裝他們的主流價值觀和主流藝術家,向全世界有步驟、有意識地進行文化引導與輸出,可以看出,文化輸出有主動性也有導向性。所以,我希望能夠在國家層面上,將政府機構、文化機構、專家學者統(tǒng)合起來,形成頂層設計,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步驟地推行,有目的地實現(xiàn),潛移默化地使中國文化真正走出去,最終使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國文化的真正魅力。比如國家級美術館、博物館等藝術機構如何打入世界主流美術館、博物館領域,如何有意識、有計劃、有目的地輸出一些大師作品、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及反映時代精神的作品,既需要國家機構、文化部門的統(tǒng)籌配合,也需要專家學者,既深諳中國當下文化藝術,也熟知歐美文化藝術發(fā)展現(xiàn)狀,知己知彼,才能使中國文化走出去具有針對性與合理性,才能把人力、財力、物力用在刀刃上,最終讓中國文化走出去有真正效果,使我國在世界范圍內“形神兼?zhèn)洹?,不僅是政治、經(jīng)濟強國,還是文化強國,實現(xiàn)“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建設美好世界”的理念。

相比國內藝術家對西方藝術及流派的“信手拈來”,西方對中國藝術則了解甚少,還在于,我們輸出的文化產(chǎn)品,多處于原始狀態(tài),怎樣利用當下語境,輸出既能與國際同步,又能體現(xiàn)獨特的中國文化,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在對外文化交流中,美術是一個重要載體,其作為視覺審美藝術,在世界范圍內是相通的。通過美術作品來傳播我們的思想、價值以及學術理論,則相對容易很多。關鍵是能拿出怎樣的作品來,是永遠模仿,隨隨便便拿出幾件作品,還是慎重考慮,拿出具有中國精神、中國氣派,包含中國元素又符合大家共同審美的藝術作品?40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來的,既有“新鮮空氣”,也有“蒼蠅蚊子”,思想自由化、丑化、低俗化等問題,在中共十八大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以后得到很大改觀。這些年,中國美協(xié)做了大量密集的連續(xù)性的創(chuàng)作工程,比如“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民族魂——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美術作品展覽”“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最美中國人———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大型美術作品展”等,一方面展現(xiàn)中華五千年文明成果,一方面表現(xiàn)時代楷模、時代英雄與時代精神。這些展覽中的許多作品都永久陳列在國家博物館,或者入藏。我希望全國所有的公立、公益博物館、美術館,都能夠常年展設一些能夠體現(xiàn)中國深厚歷史與偉大時代的精品力作,讓觀眾特別是青少年感受作品所帶來的民族情懷與愛國主義,而不只是某個當代藝術家或文化機構的臨時展覽。畢竟,博物館、美術館除了展覽功能外,還有教育、培訓與審美的功能。而在對外文化交流中,需要這樣既體現(xiàn)當下語境與表達技巧,又具有中國特色的精品力作。

(作者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