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常”里的“世事”
在當代文學版圖中,陳源斌的長篇小說《世事家?!芬詭状说拿\軌跡為經(jīng)線,以城鄉(xiāng)變遷的世相百態(tài)為緯線,秉持“家事即國事”的創(chuàng)作視角,將社會轉(zhuǎn)型期的精神密碼融入何氏家族的生命歷程之中。
2025-07-28
-
阿占《丹青記》:“凡數(shù)萬本,方如其真”
生旦凈末丑唱盡人生百態(tài),一紙書文演繹藝術人生。
2025-07-28
-
《物換星移》:于星際迷局中叩問文明與人性
在科幻文學的璀璨星空中,朱宇清的《物換星移》以其宏大的敘事、深刻的思考和奇崛的想象,開辟出一片獨特而迷人的宇宙天地,一經(jīng)問世便備受矚目,引發(fā)了科幻愛好者和文學界的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
2025-07-27
-
文學批評的“科學”與“文學”
何英去年出版了《宗璞論》,今年又出版了文學評論集《無涯集》。
2025-07-27
-
《龍鳳歌》:一幅包羅萬象的有情浮世繪
從胡學文目前的文學版圖來看,他廣受贊譽且最出色的作品似乎都與鄉(xiāng)村有關,但恰如他曾在訪談中披露的那樣,他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鄉(xiāng)土”。
2025-07-27
-
在尋常的生活中尋找希望——讀《只道是尋?!?/a>
項宏長篇小說《只道是尋常》共24個章節(jié),講述20世紀80年代末以蘇陽為代表的幾位高考落榜青年的打工經(jīng)歷與愛情生活故事,展現(xiàn)他們?nèi)绾卧谏畹牧芽p處尋找屬于自己生命的光亮。
2025-07-27
-
記憶鮮活如初——讀徐惠林散文集《家住太湖西復西》
收到徐惠林散文集《家住太湖西復西》的時候,書名給我指路不明的錯覺,同時又給我尋家的急迫感。
2025-07-27
-
《我喜歡人生快活的樣子》:“精彩地活過,比什么都重要”
今年,作家、生活家、美食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瀾離世,翻開他的散文隨筆集《我喜歡人生快活的樣子》,其真、其誠,還是那么親切而自如。
2025-07-27
-
被微光照亮的世界——讀張梅《土吃王》
張梅的中短篇小說集《土吃王》收錄的10個中短篇小說,以太行山為背景,承載著這片土地的古往今來和各式各樣謀生活的人,同時也承載著五味雜陳的人生,像一根絲線,連接著這片土地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2025-07-27
-
已識乾坤大 猶憐草木青——讀鄒世奇《只向花低頭》
《只向花低頭》鄒世奇 東南大學出版社 鄒世奇的寫作從學院起步。
2025-07-27
-
《穆旦傳:新生的野力》 :“重新發(fā)現(xiàn)自己,在毀滅的火焰之中”
《穆旦傳:新生的野力》 鄒漢明 著 譯林出版社2025年出版 “一個沒有年歲的人站入青春的影子,重新發(fā)現(xiàn)自己,在毀滅的火焰之中。
2025-07-26
-
陶庵的夢和雨——東君的《在陶庵》
東君的小說里常有雨。
2025-07-25
-
陳添翼:尋訪一條生命的河流
陳春成以其《夜晚的潛水艇》中的“玄妙”氣質(zhì)一舉成名,本篇卻采用了如其所言“老實的、耐煩的寫法”,將敘事轉(zhuǎn)捩至生活化、日?;木车?。
2025-07-25
-
深情的時代凝望者——評章劍華報告文學“三部曲”系列
近年來,放眼江蘇省乃至全國的報告文學領域,章劍華都可算是異軍突起的作家。
2025-07-25
-
青春的價值在于永遠向前的勇氣
曾高飛常年在財經(jīng)和文學領域筆耕不輟,他始終恪守“躺著思考,坐著寫作,站著做人,跑著逐夢”,堅持“左手財經(jīng),右手文學,用作品說話”的信念。
2025-07-25
-
那些行將消逝的人和事——評《十二盞微光》
青年作家若非的中短篇小說集《十二盞微光》中的十二個故事都與烏蒙山有關。
2025-07-25
-
翻過虛構(gòu)之墻——林東林小說論
林東林最初寫詩,后又從事散文創(chuàng)作,近年來,小說家的特質(zhì)在其身上愈發(fā)彰顯。
2025-07-25
-
絕望之中的希望之光——魯迅小說《藥》的解讀
在魯迅小說里,《藥》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2025-07-25
-
青年人并未消失,只是以中年的形態(tài)而存在
《迷失者的行蹤》作為小說集實在太奇怪,我從來沒讀過這樣的小說,但不得不說,它很有趣。
2025-07-23
-
黃守曇《走仔》:新南方敘事的鮮明表達
從讀者的角度看,青年作家黃守曇的新書《走仔》無疑是一部比較討喜的作品:凝練簡約的敘事語言構(gòu)成了10則短小精悍的故事,閱讀起來一氣呵成,毫無艱難阻滯之感。
2025-07-23